- 夏日登革热易发,做好防控就不怕
记者贺正香
天气转热,蚊子也多了起来。记者日前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,每年天气转暖后,我市就会进入白纹伊蚊(俗称“花斑蚊”)生长繁殖季节。白纹伊蚊作为传播登革热的媒介之一,被其叮咬后有可能患上登革热。市疾控中心急传科科长罗强提醒市民,做好相关措施,预防登革热。
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传染病
据罗强介绍,登革热(俗称“断骨热”)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传染病,主要传播媒介为白纹伊蚊,主要在清水容器中孳生,大多数在屋外或野外阴暗处流连,但亦会在户内活动。雌蚊嗜吸人血,吸血高峰在日落前两小时(约为下午5点至6点),及早上8点至9点。室外及室内皆可叮咬人。当伊蚊叮咬病人(发烧前至退烧期内)或隐性感染者后,病毒进入蚊体内,病毒在蚊体内复制814天后即具有传染性。具有传染性的伊蚊叮咬人体时,即将病毒传播给人,造成感染患病。伊蚊可终生携带和传播病毒。
罗强提醒,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、消化道或接触等传播。与患者接触是不会被传染的。
登革热全年均有病例发生,大多数地区的高峰期与雨季相一致。我国海南和广东主要流行季节为311月,湖南的高发季节为510月。
个人如何预防登革热?
罗强说,目前全世界还没有有效的疫苗预防登革热。预防登革热的最佳方法就是清除积水,防止伊蚊孳生,避免被蚊子叮咬。
有关预防蚊子叮咬的措施如下: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,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,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蚊虫驱避药物;如房间没有空调设备,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;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蚊子,并遵照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分量。切勿向运作中的电器用品或火焰直接喷射杀虫剂,以免发生爆炸;避免在“花斑蚊”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、草丛、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;防止积水,清除伊蚊孳生地,尽量避免用清水种植植物。对于花瓶等容器,每星期至少清洗、换水一次,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。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。将贮水容器、水井及贮水池加盖。所有渠道要保持畅通。将地面凹陷的地方全部填平,以防积水。
据了解,预防登革热暴发的有效措施就是杀灭伊蚊,其中除紧急杀灭带毒成蚊外,翻盆倒罐清除伊蚊孳生地,迅速降低蚊媒密度更为重要。要特别做好流行区内医院、学校、机关、建筑工地等范围内的灭蚊工作。教育部门要做好登革热防控工作,各学校要做好杀灭成蚊、清理伊蚊孳生地工作。加强健康教育,增加大家对蚊虫传播疾病的认识,提高预防登革热的意识及评估其风险,鼓励全员积极参与预防蚊患。(编辑:胡苏 责编:雷昕 三审:张文凯)
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>>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相关阅读
- ·疾控专家:流感威胁被低估,疫苗是有效预防手段2019-08-28
- ·防癌控癌,我们能做什么?2019-08-27
- ·别把芦荟胶当成“万能胶”2019-08-26
- ·未来10年,宫颈癌有望“消除”2019-08-23
- ·身上长“包包”,可不一定是蚊虫惹的祸2019-08-22
- ·艾灸不能随便做,请找医生“下手”2019-08-21